新闻动态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林学系开展“承红色基因,促绿色发展,献青春力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文/陈志楷 图/吴诺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5/07/11 17:42

  本网讯 2025年7月1日至7月4日,来自林学系的14名青年学子组成的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以“承红色基因,促绿色发展,献青春力量”为主题,在林学系辅导员郑立娜老师、辅导员杨靖老师、辅导员王玮琪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宁德市,结合林学系专业特色开展了“薪火相传建党魂,步履丈量红色情”活动、“本草茶香映初心,青年聚力助振兴”活动、“学子览史探霞浦,博物寻踪溯文明”活动、“青衿筑梦乡村行,生态科普润童心”活动。

  一、出征前的准备

  林学系于2025年6月30日上午在林学楼会议室召开2025年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学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动员大会。林学系党总支书记傅成杰、林学系学生科科长兼团总支书记马艳红,林学系辅导员杨靖、林学系辅导员郑立娜、林学系辅导员王玮琪,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队员参会。

EAA6E

实践小队出发前的动员大会

  林学系党总支书记傅成杰在大会上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行动,用青春力量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林学系学子的智慧与担当。同时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筑牢安全防线。

E9A65

林学系党总支书记傅成杰老师讲话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动员大会上,师生共同明晰了 “三下乡” 实践活动的核心要义,用专业所长服务社会。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将以滚烫的青春热忱投身实践,共同镌刻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同频共振的奋斗诗篇。

  二、“薪火相传建党魂,步履丈量红色情”活动

  在建党104周年之际,红色精神力量正以更鲜活的方式启迪着新时代青年。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于2025年7月1日前往屏南县开展“薪火相传建党魂,步履丈量红色情”活动。

1904C

实践小队在宁德市屏南县下山口村合影

  2025年7月1日上午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队员们怀着赤诚之心前往屏南县革命烈士陵园,缅怀祭奠英烈。这种庄严肃穆的仪式感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红色精神不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先烈用生命书写的答卷。

1BDB0

实践小队在屏南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

  祭奠仪式结束后,师生们移步纪念碑侧边的 “红色故事长廊”。学习闽东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史,深入了解屏南县的抗战历史、革命精神及家国情怀。同学们汲取了信仰力量,更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知史爱党、知行合一”的精神风貌。

17E00

实践小队在屏南革命烈士陵园学习闽东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史

  2025年7月1日下午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走进下山口村陈祥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烈士生前生活学习的地方,触摸那份“00 后”对祖国最纯粹的爱。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始终保持躬身倾听的姿态,这种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追思,展现出当代青年作为。

1CCBD

实践小队在下山口村陈祥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影

  随后,同学们走进下山口村,把普通话课堂、垃圾分类站“搬”进田间地头。从普通话课堂到垃圾分类实践,同学们完成的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一次关于国情认知、实践能力与青年担当的成长蜕变。

184B7

实践小队在下山口村进行普通话与垃圾分类科普

  新时代青年正以“红色为魂、绿色为骨”的姿态,将先烈用生命书写的答卷,续写在祖国的万水千山之间,让信仰的火炬,在生态文明的征程中永放光芒。

  三、“本草茶香映初心,青年聚力助振兴”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自觉投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2025年7月2日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在柘荣县开展“本草茶香映初心,青年聚力助振兴”活动。

106C6

实践小队走进柘荣县宅中乡

  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走进柘荣县宅中乡,在宅中乡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林益敏和党群服务中心主任袁建华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赤岩村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在他们的讲解下,队员们了解了铁皮石斛的生长习性和药物价值,队员们认真倾听学习,展现的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的严谨求知精神。

1ABF1

实践小队参观赤岩村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本草堂。讲解员说明了中草药的价值和重要性,队员们不禁感叹,柘荣县不愧被誉为“中国长寿之乡”。当林业科学遇见本草智慧,当青年学子扎根泥土实践,每一片树叶、每一株药草都成为生态文明的书写者。

14754

实践小队参观赤岩村本草堂

22A93

实践小队在赤岩村的合影

  “层崖翠接尉蓝天,百级天梯挂绿烟。”在宅中乡后垅村“醉美茶园”,队员们倾耳注心学习了解了茶叶种植的相关知识,并怀着求知之心体验茶叶采摘。队员们在茶园实践中懂得了:真正的学问不在象牙塔,而在沾着泥土的指缝间。

21108

实践小队对后拢村醉美茶园进行实地调研

  鸳鸯草场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草场,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在鸳鸯草场感悟生态之美,在万物共生中触摸自然的心跳。林学青年正以草木为媒,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书写着“生态美、产业兴”的青春篇章。

1B871

实践小队在鸳鸯草场的合影

  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的足迹,在柘荣的山水间勾勒出 “生态文明” 的鲜活注脚。且看明日之林学青年:必以铁皮石斛的坚韧扎根乡土,以本草智慧的深邃传承文明,以茶林共生的智慧创新发展,以草场无垠的胸怀拥抱未来。

  四、“学子览史探霞浦,博物寻踪溯文明”活动

  以文物为笔、史料为墨,在钢筋水泥间铺展一座城市的精神族谱。在宁德市霞浦县博物馆,林学青年以专业视角追溯霞浦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生长脉络。2025年7月3日上午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在霞浦县开展“学子览史探霞浦,博物寻踪溯文明”活动。

13925

实践小队在霞浦县博物馆的合影

  历史综合展厅以时间为序,展现了霞浦从新石器时代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文化。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的队员们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仿佛看到四千年前南岛语族的先民们从这片山海出发,走向世界的身影。

10A08

实践小队参观霞浦县博物馆

  历代珍藏展厅宛如一个时光宝盒,展出了碑刻、木雕、青铜器等 200 余件套文物。队员们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细细欣赏这些瑰宝,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审美。

DBD9C

实践小队认真倾听工作人员讲解

  历史遗风展厅通过历代造像和场景复原等方式,展示了霞浦的道教、佛教、摩尼教、妈祖信仰等。同时,霞浦的畲族文化也在此占据重要篇章,畲族与汉族共同创造了霞浦独特而丰厚的历史文化,为其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E449A

实践小队参观历史遗风展厅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便以民俗文物、图片、音像等形式,将这些瑰宝呈现在我们眼前。在这里,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霞浦民俗文化的魅力与传承的重要性。

C7C6C

实践小队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

  霞浦的千年文脉与学子的青春热血完成了跨时空的握手,博物馆里的文明基因,在新一代林学人的肩头,生长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参天巨木。

  五、“青衿筑梦乡村行,生态科普润童心”活动

  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我们以诗意的情怀编织生态经纬,用智慧的双手托起绿色的明天。2025年7月3日下午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在霞浦县开展“青衿筑梦乡村行,生态科普润童心”活动。

19D5E

实践小队在盐田畲族乡的当地小朋友合影

  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走进霞浦县盐田畲族乡给当地少年孩童开展生态知识科普活动,制作叶脉书签与生态瓶。制作叶脉书签时,队员们手持镊子,演示着叶脉制作的关键步骤。小朋友们围在临时搭建的操作前,将叶片轻轻刷去叶肉,当半透明的叶脉在清水中舒展时,惊叹声此起彼伏。

113F2

实践小队队员与当地小朋友一起制作叶脉书签

  在生态瓶制作环节,队员们以趣味演示揭开微型生态系统的奥秘,介绍了所需材料、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随后小朋友们便在志愿者们的协助下化身小小生态建筑师,专注地铺陈轻石、安放植株,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生态方舟”。

F56F5

实践小队队员与当地小朋友一起制作生态瓶

  在盐田畲族乡中浿村党支部书记郑李成的带领下,林学系“小林员”生态文明实践队走进了这片神奇的“海上森林”,开启了一场难忘的生态探索之旅。大家意识到,作为林学专业的学生,肩负着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任,未来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更多像红树林这样的生态系统保护贡献力量。

1B6B8

实践小队对霞浦县鹅湾红树林实地考察

20E4F

实践小队与中浿村党支部书记郑李成合影

  愿这叶脉书签的纹路,成为打开自然百科的密钥;愿这滩涂上的新苗,长成守护海岸的城墙;愿每一个“小林员”的青衿之志,都能在华夏大地上舒展为永不褪色的生态长卷。当童心与专业共振,当实践与理想同行,中国的生态文明之路,终将通向万木葱茏的未来。

  “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引领青年学子在“大思政课”中实现“受教育、增才干、勇担当”的重要载体。林学系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得到了宁德柘荣县与盐田畲族乡的宣传报道,同学们也通过实践深切感悟到,身为新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肩负着将专业学识与社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的使命,需以实际行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以赤诚之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绘就美丽中国的时代画卷、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倾注青年一代的智慧之光与奋进力量。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www.fjlzy.com,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公益)

学校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金山路140号 (天麟校区)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海瑞路1号(江南校区)

电话:05998461076(院办) 05998461667(招办) 邮编:353000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2012 闽ICP备14016695号 |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169号

总访问量:   回顾旧版

扫一扫
进入学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