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追寻闽西革命热土的红色印记,赓续红色文化血脉,在建党104周年之际,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星火筑梦”实践团于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开展以“解码建筑基因 匠心赓续星火”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龙岩片区典型革命旧址,融合无人机航拍、点云扫描、三维建模等专业测绘技术,探索红色建筑数字化保护路径,在行走中感悟信仰力量,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本次活动由系学生科科长兼团总支书记刘克芹、辅导员胡静带队,10名青年学生参与,实践区域覆盖龙岩市区、上杭古田、长汀县等十余处重要红色遗址与文化地标。

“星火筑梦”实践团活动出发前在校门口合影
一、寻访红色根脉,在闽西热土追溯信仰之源
6月30日,实践团在龙岩市区开启红色寻根之旅。在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面前,成员们缅怀英烈事迹,重温入团誓词,并使用无人机开展烈士纪念碑3D摄影测量,生成高精度数字模型。随后,团队走进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历史陈列馆,通过详实史料深入了解闽西苏区的建立历程与精神底色。



实践团在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重温入团誓词

实践团在闽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学习英烈事迹

实践团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模拟数据

实践团在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

实践团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历史陈列馆
7月1日,成员们走进毛泽东同志旧居,在静默空间中体悟信仰力量;在龙岩市博物馆采集建筑立面图像,用专业技能记录红色文化记忆,让历史建筑“活”在新时代。




实践团成员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展开古建讨论

实践团在龙岩市博物馆

实践团成员在龙岩市博物馆展开近代建筑结构学习

实践团成员在龙岩市博物馆专注采集建筑影像


实践团在龙岩市博物馆参观扎染工艺墙饰装饰

实践团在龙岩市博物馆学习青年在革命中的奋进史

实践团成员运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龙岩市博物馆模拟数据
二、走进古田圣地,在“思想建党”中汲取初心伟力
7月2日,实践团走进古田会议会址,围绕“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主题,通过原文研学、情景体验等方式,解析中国共产党早期纪律建设内核,开展廉洁教育,深刻领会古田会议在党的思想建设与军队政治路线中的历史地位。在红军桥现场,团队开展“井字形航测+点云扫描”双技术联动实践,完成对传统木构廊桥的数据采集。
随后团队瞻仰毛主席纪念园、参访协诚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旧址)等地,在红色建筑原址中汲取精神伟力,感悟“星火燎原”背后的理想信念与历史担当。



“星火筑梦”实践团在古田会议会址

实践团在古田会议会址开展廉洁教育活动


实践团成员在红军桥使用雷达进行结构扫描

实践团于红军桥采用无人机井字形航测技术获取的模拟数据


实践团在毛主席纪念园

实践团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旧址

实践团在古田会议纪念馆

实践团在古田合影
三、探访红色长汀,在文化交汇中涵养家国情怀
7月3日至4日,实践团深入“红色小上海”——长汀县,围绕“红色记忆与文化传承”展开多点位、多角度调研。队员们走进云骧阁、瞿秋白烈士纪念馆、杨成武将军纪念馆等地,深切缅怀革命英烈,感悟革命先辈“为信仰献身”的崇高精神。团队运用无人机仿地航拍技术获取复杂地形数据,进一步提升对革命旧址环境结构的理解。
团队还参观国立厦门大学,探访共青团福建省委旧址,感受战火中的教育坚守与青年组织的时代担当;在福音医院休养所旧址开展群众路线调研,在毛泽东起草《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的历史现场体悟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切情怀。




实践团在云骧阁展开红色教育活动





实践团在瞿秋白烈士纪念馆学习

实践团在杨成武将军纪念馆学习

实践团于瞿秋白烈士纪念地与杨成武将军纪念地运用无人机仿地航拍技术获取的模拟数据

实践团在福建苏维埃政府旧址

实践团在汀州客家博物馆钻研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融合

实践团在汀州客家博物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团在辛耕别墅

实践团在辛耕别墅内感悟革命精神

“星火筑梦”实践团在辛耕别墅内了解革命历程

实践团成员在辛耕别墅使用雷达进行结构扫描


实践团成员在长汀红军桥



实践团在国立厦门大学

实践团在共青团福建省委旧址



实践团于福音医院休养所旧址现场体悟革命年代“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四、街头访谈与测绘实践并行,用青春丈量红色温度
在汀州古城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随机采访了几位本地居民和店主,倾听他们眼中的红色建筑故事。“每天路过这些老建筑,总觉得它们有种沉稳的力量,低落的时候就想多看看。”“古城墙边的每块砖,都是爷爷小时候讲的故事……”这一次次街头对话,虽不宏大,却真实动人,勾连起历史记忆与百姓日常,也让实践团成员意识到红色建筑不是静止的历史,更是深藏于人民生活与血脉中的红色温度。
同时,在辛耕别墅、红军桥、汀州古城墙等地,团队同步开展建筑影像采集与点云数据记录,初步建立红色建筑数字档案。以“实地调研+技术测绘”双线并行,用青春与专业守护红色文化的鲜活表达。

实践团在汀州古城街头访谈



实践团成员在汀州古城墙拍摄

实践团成员在长汀红色旧址群拍摄

实践团成员在长汀红色旧址群夜间拍摄
五、行走思政落地生根,在专业报国中坚定使命担当
此次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是一场行走中的“大思政课”,也是一段“红”与“专”融合的青春磨砺。在一次次驻足凝望与技术采集中,队员们实现了信仰叩问、技能锤炼与责任唤醒的多维成长。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参访,而是一次青年与历史、信仰与科技的双向奔赴。”
“尺笔不仅丈量空间,也丈量责任与担当。”
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把红色精神融入专业成长,把青春之笔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星火筑梦”实践团成员返校处理建筑模拟数据

“星火筑梦”实践团成员化身红色讲解员
结语|星火赓续,青春筑梦
红色星火,照亮征程;青春筑梦,担当有我。
建筑工程系将持续深化“思政+专业”融合育人模式,依托社会实践平台,引导青年在强国建设、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中贡献智慧力量,在新时代青春赛道上跑出“林职建工”的奋进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