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成果解决问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介绍 >> 成果解决问题

1)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①林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生态文明建设人才需求不匹配问题。

②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问题。

③校企合作共同体协同育人路径不足问题。

2)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

①聚焦多元主体不同的组织属性和价值取向,牵头成立“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制订章程、规则和制度,用制度明确各主体权利义务,用规则约束责任、处理合作中的矛盾,实现责权利均衡,创新“政行校企”跨界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出台《校企合作共同体协同育人管理办法》等16项制度,构建起共同体协同育人持续高效运行的动力机制、共建机制、育人机制和服务机制。

②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新要求的专题调研,围绕行业转型和绿色经济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抓好“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师素质与前沿技术”三个对接,深化“三教”改革,把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活动融入专业建设、融入课程体系、融入育人全程、融入校园文化,创新“双主体三对接四融入”协同育人模式,培植学生“绿色基因”,提高人才培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适应性。

③牵头成立福建林业职教集团,推进集团化办学和“三定向”人才培养,打通人才培养与林业基层人才需求通道,解决林业基层人才短缺问题。围绕无人机、北斗导航、物联网等技术在林业领域新应用和林业技术难题,共建福莱飞行学院、智慧林业产业学院、园林园艺产业学院和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校企合作共同体,创新“产学研用创”一体化等多形态的协同育人路径,企业成为办学主体,共同研制融入产业先进元素的教学标准、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和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促进“四链”有机衔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持。

④打造“互联网+传统阵地”文化活动载体,融合企业文化于校园文化,构筑产教融合的文化生态,培育学生职业素养;融合森林生态文化于专业文化,丰富“以技载道 树木树人”的校园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融合敬业奉献、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等工匠精神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文化“三融合”,保障校企合作共同体协同育人。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校企合作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  版权所有     © 2012 闽ICP备14016695号

学校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金山路140号 (天麟校区)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海瑞路1号(江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