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新闻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系部首页 > 系部新闻 > 正文 系部新闻
寻红色足迹 探古窑风华——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长青社会实践小分队暑期“三下乡”纪实
2025年07月04日 12:44   来源:  点击:[]

为深入贯彻福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学子投身社会实践、助力文化传承的号召,今年盛夏,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长青社会实践小分队联合釉生工作室,以“追寻红色足迹,探秘非遗文化”为主题,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团队先后走进烈士陵园与屈斗宫古窑遗址,通过红色教育洗礼与非遗文化体验,搭建起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赓续文化血脉,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缅怀先烈志,赓续红色魂

7月4日,长青社会实践小分队联合釉生工作室来到庄严肃穆的德化烈士陵园。在巍峨的烈士纪念碑前,队员们整齐列队、静默肃立,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随着仪式推进,全体队员向纪念碑三鞠躬,并缓步绕碑一周,仔细瞻仰镌刻其上的烈士姓名与事迹,在每一笔一划中感受赤诚初心与滚烫热血。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纪念碑下,党员队员面向鲜红党旗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回荡在陵园上空,既是对入党初心的回望,更是对时代使命的承诺。带队教师吴建森表示:“重温入党誓词,是让青年学子从先烈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的重要方式。作为新时代青年,更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文物见证信仰,故事激荡人心

德化革命历史纪念馆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馆内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切片,每一个故事都是精神的火种。工作人员向实践队深情讲述了林建权等英雄的事迹——郭清楚、林建权在扑救上涌村葫芦坂山场森林火灾中挺身而出,用生命守护群众安全。

“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的深意。”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青年一代,更应珍惜当下、勇担责任,将先烈精神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奉献篇章。

探秘古窑址,对话千年瓷韵

当日下午,实践团队走进屈斗宫古窑遗址,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非遗文化之旅。作为宋元时期德化窑的代表性窑址,屈斗宫古窑烧制的白瓷曾沿“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是中国陶瓷文化辉煌历史的见证者。

在遗址公园内,队员们沿木质栈道缓缓前行,仔细观察古窑残存的结构与烧制痕迹。“古窑采用‘龙窑’形制,依山而建,利用自然坡度形成温度梯度,一次可烧制上万件瓷器。”古人因地制宜的智慧与精益求精的匠心,让队员们由衷惊叹。

步入宋元德化窑展示馆,一尊尊青白瓷、白瓷静立展柜,莹润如玉的釉色、精巧雅致的造型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一件宋代莲花纹执壶尤为引人注目——壶身浮雕莲花层层绽放,釉色温润如凝脂,生动诠释了宋人“以瓷载道”的审美追求。

展馆创新引入AR增强现实技术,指尖轻触即可360度观赏纹饰细节,滑动屏幕能“拆解”瓷器结构,直观了解拉坯、修坯、上釉等传统工序,让千年瓷艺在科技赋能下“活”了起来。

此次“三下乡”活动,是红色教育与非遗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青年学子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生动实践。通过瞻仰烈士陵园,队员们厚植了爱国情怀、坚定了理想信念;通过探访古窑遗址,他们增强了文化认同、激发了传承使命。

长青社会实践小分队联合釉生工作室未来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拓展实践平台,构建“校地协同、文化赋能”的长效实践模式,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行走的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们将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以文化之韵滋养精神家园,让红色基因与非遗薪火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青春因实践而出彩,使命因担当而厚重。长青社会实践小分队的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行动诠释担当,在盛夏时光里留下了奋斗的足迹。未来,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章!


(图/郭煜燊 文/程靖媛 初审/吴建森 吴文杰 吴金山 复审/郑燕丽 终审/华建祥)


上一条:盛夏关怀万里行,情系学子促成长——信息工程系开展 “暑期资助三行” 家访行动 下一条:“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与团旗团徽同框,与时代使命同行”——信息工程系开展“我与团旗团徽合个影”主题活动

关闭

地址: 福建省南平市海瑞路1号(江南校区)
电话:05998465096(学工组) 05998467064(系办) 邮编:353000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2012 闽ICP备14016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