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校园 | “向海图强”专项活动火热进行中
(来源:福建高校思政网 2025-08-22)
福建高校思政网
向海图强,筑梦深蓝。在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八闽学子积极响应时代召唤前往滨海城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在科普宣讲中播撒蓝色希望,于科技服务中解码智慧渔业,在产业调研中探寻海洋经济新动能……用青春笔触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海洋强国”的青春答卷。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社会与人类学院的学子们组成的“海上森林”社会实践队走进广西,用青春守护“海上森林”。前往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沙田镇上新村、北海市青少年宫、广西海洋科学院等地。实践队穿梭于保护区、乡村、课堂、科研基地之间,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生态保护的厚度,用敏锐的思维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图景。

集美大学
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工”行山海实践队赴大田县开展“山海共育,向海图强”夏令营,将跨越126公里的“山海情”隽永绵延。通过实践工海科技课程与“护海知行”课堂将嘉庚精神的薪火相传与海洋振兴的科技探索深度融合,为“山”的孩子,传递“海”的梦想。在别开生面的主题团课上传承嘉庚精神,根植“向海图强,忠公报国”的信念。

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青禾映海,筑梦屿间”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漳州市东山县,调研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成果。实践队深入宫前村鲍鱼基地体会“技术创富、匠心传承”;在澳角村追溯变迁、探产业新生,探寻乡村振兴的“实干密码”;探访百里木麻黄防风林带与谷文昌纪念馆,于泛黄文献与苍翠绿海间触摸“实干为民”的精神脉搏。

阳光学院
阳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乡韵新声”实践队前往福州市连江县的土地,奔赴依山傍海的赤湾村。通过青春镜头聚焦山海赤湾,以短视频助力渔村焕发新颜。利用所学知识技能帮助赤湾村的优质农产品、水产品拓宽销路走出渔村;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山海风情,带动乡村文旅发展,真正实现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图景。

厦门工学院
厦门工学院“渔光同行”实践队奔赴漳州,以“三色绘乡韵”为指引,探渔村鲍鱼产业奥秘,感受乡旅魅力,增进对现代渔业的认知以及深化对乡村发展和社会经济多元发展的认知。实践队于鲍鱼养殖场洞悉“蓝色创新”驱动的海洋经济活力,在澳角民宿领悟乡村发展的活力,体悟到二者与澳角村生态之美共释“三色绘乡韵”的深刻内涵。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深蓝行动”实践团以“溯海丝千年文脉,启海洋保护新篇”为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走进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多栖博物馆追寻海丝历史、对话海洋精灵。通过校园知识宣讲、儿童公益科普让经略海洋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光彩,将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信念”熔铸成青年担当的鲜活注脚。

厦门理工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向海图强 数智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厦门诚毅科技探索中心。以“数智赋能海洋保护”为主线,深化海洋科普与科技探索融合,在志愿服务与沉浸学习中感悟科技创新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并通过科普宣传活动向小朋友们传递海洋生态系统知识及环保理念。在实践中推动信息技术与海洋生态保护融合创新。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学院“日新”实践队赴福建霞浦开展以“向海而兴谋发展·电力筑基服务村”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实践队前往霞浦风力发电站,调研沿海能源转型;并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走访东山村、霞浦县博物馆等地。实践队还在沙头村开设趣味电力课堂向村民们进行科普;赴高罗海滩净滩,提升村民海洋环保意识。

莆田学院
莆田学院与你 “乡” 遇实践队赴漳州市东山岛探索蓝色发展新路径,挖掘海洋经济与乡村发展融合路径,为海洋强国建设献力。通过走访调研、深度对话与亲身实践探寻东山岛“向海图强”的发展脉络,体会到海洋经济发展关乎多个方面。从经济模式创新到文化传播破圈,从生态保护行动到党建引领实践,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融入海洋发展事业。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福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观察团奔赴福州市、厦门市两地开展主题为“向海图强 闽海扬帆:探索福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走访文化馆、渔港、企业、村落等地,深学笃行“数字福建”与“海洋强国”战略,传承弘扬“闽山闽水”间的开拓精神,为助力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碧海丹心映初心,千帆竞发向未来!八闽学子正以昂扬的姿态,将个人成长融入海洋强国伟业,以智慧与汗水探索深蓝,让青春在建设海洋强省的壮阔征程中激荡出更加澎湃的浪花,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华章!
原文刊载:福建高校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