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园林系开展“青春力量扎根乡土,实践之路助力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青力青为 筑梦芝城”实践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5/07/16 18:54

  本网讯 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园林系“青力青为 筑梦芝城”团队前往建瓯市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以扎实技能与饱满热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

  一、三产融合促振兴 生态赋能绘新篇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实践队首先来到顺阳乡三产融合中心,全方位考察了顺阳乡“党支部+企业+农户”的产业模式,剖析产销一体化经验,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随后,队员们实地走访了乡村振兴示范村——江墩村以及际下村,深入了解当地“农文旅融合”的建设成果,感悟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魅力,同时基于成员专业背景与江墩村驻村书记探讨乡村规划举措,为乡村生态建设贡献青春智慧。

  为厚植乡村生态底色、助力乡村振兴,团队自主设计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手册。深入村民之中,以互动宣讲的形式,生动普及生态保护知识,有效提升村民生态、环保意识,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二、探玉山茶韵梨香 启生态产业新章

  品质玉山,茶兴百业。实践队走进玉山镇岭口村,先后考察当地制茶企业以及翠冠梨种植基地。在凌云生态茶厂负责人带领下,队员们徒步高山生态茶园,得知玉山特殊自然条件造就高山生态茶卓越品质,茶山养护需格外注重生态环保。队员们亲自拔除茶树间杂草并弄碎掩埋,化作有机肥料,体验养护环节。随后,观摩体验制茶车间萎凋、凉青、做青、杀青等传统制茶工序;在霁语茶业手工茶审评室,感受手工茶与机器制茶在香味、口感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接着,实践队深入翠冠梨基地,了解翠冠梨新品种培育及精细化养护措施,并在与负责人的交流中结合自身专业提供科学种植与智慧化管理建议。实践队通过山间田野的足迹,见证了玉山镇以特色农业为笔,在绿水青山间书写“生态变现,产业富民”的生动篇章。

28B61

  三、溯酱酒文化渊源 寻守正创新之道

  实践队来到双龙戏珠酒业的东南酱酒文化馆,在展馆讲解员引领下解码中国白酒酿造史、建瓯酒文化脉络与企业品牌建设密码。天然山洞内泥底石窖储酒的壮观场景,让队员们直观感受酱酒 “时光陈酿” 的魅力。

  随后在双龙戏珠酒业副总经理吴小如的带领下,实践队深入桐源生产基地酿酒车间,现场观摩酱酒发酵、酿造全流程,沉浸式理解 “12987 坤沙工艺”—从端午制曲到九次蒸煮的匠心细节。

  通过亲身体验,实践队触摸到企业对酿酒文化的坚守与工艺传承的执着,围绕 “品牌守正创新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展开深层思考。从工艺传承到产业实践,双龙戏珠酒业以酒为媒的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的产业样本。

  四、文化传承铸匠心 田间课堂砺才干

  为助力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淬炼本领、增长才干,实践队参与建瓯市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站牵头的一系列文化技能培训。

  在“宋初”国风茶饮体验馆,队员们聆听“北苑贡茶 的历史脉络与当代复兴实践,亲手制作新型茶饮与茶线香,感悟传统技艺“守正创新”的时代价值;“乡村品牌建设与推广”“文旅拍摄技巧”课堂上,队员系统学习品牌运营逻辑,通过无人机实操、视频剪辑培训掌握助农宣传技能,为破解乡村产业推广难题储备“技术工具箱”。

  此外,队员们还走进“田间课堂”,体验黄豆选种、播种、覆土等实操技能。园艺专业的叶同学结合土壤观测、气候分析等理论知识,向农户讲解科学种植原理,她表示:“来到田间地头,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更让理论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从文化研学到农技落地,多维培训正推动青年智慧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干动能。

  园林系“青力青为 筑梦芝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乡村产业发展脉络,深耕茶梨特色产业,解码酒韵文化基因,在实践探索中锤炼专业技能,将知识转化为助力乡村的青春动能,以实践筑牢成长根基,书写了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www.fjlzy.com,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公益)

学校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金山路140号 (天麟校区)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海瑞路1号(江南校区)

电话:05998461076(院办) 05998461667(招办) 邮编:353000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2012 闽ICP备14016695号 | 闽公网安备 35070202100169号

总访问量:   回顾旧版

扫一扫
进入学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