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校友简介:陈新丁 ,男,1937年生,福建永春人。中共党员。工程师。曾任乡镇党委书记,县政府副县长,县委副书记、书记,县人大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福建省南平市竹业协会副理事长、理事长。
再忆母校,67年后,再回母校看一看新变化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清明时节,笔者夫妻俩再次走进阔别67年的天麟山母校,感触油然而生。笔者是1955年8月考进中央林业部属福州林业学校的,因校址被征用建设福州机场,于是1956年4月学校迁址南平天麟山,更名为福建省南平林业学校,1958年6月毕业留校任教师。1958年大办林业的时期,省林业厅决定在南平西芹创办福建林学院,南平林业学校更名福建林学院中专部,1959年5月更名福建林学院附属林校,1961年9月又更名福建南平林业学校,1969年12月在文革中被迫停办,学生提早毕业分配、老师员工调林业系统有关单位,笔者等到学校办完交接手续后被调到了南平地委组织部。几经沉浮,首先是1974年5月林校复办,第二是2003年2月升格为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让笔者最难忘却的是1956年4月从福州林校迁址南平天麟山创办林校,到1969年底福建林业学校撤销停办,这是我一生最难难以忘却的13年时光。这13年,林校为林业战线培育各类林业专门人才1861人,其中有8位同学分配到贵州省林业厅。他们后来基本上成为林业系统的领导力量和技术骨干,为福建林业和贵州林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和尊重。他们中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有省部级领导1人、地厅级领导11人、县处级领导36人、全国劳模及绿化奖章2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教授专家学者13人、优秀企业家4人。更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许许多多一辈子献身于林业事业,他们中更多的是林业工程师,是林业站长、林场场长、林业局长,都是默默无闻地扎根在林区,始终为林业基层单位的骨干力量而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为绿绘八闽和贵州大地建功立业,得到社会各界认可,为学校赢得了荣誉,福建林业学校也因此被誉为“八闽林人的摇篮”。
这13年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是,全校师生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努力完成各种任务,铸就了“天麟精神”,为后来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1964年9月是福建林校创办以来最兴旺发达的一年,第一是设置专业最多的一年:有林业、采运、林业财会、森工财会和林专(指招高中生的专业)五个专业;第二是入学新生最多,当年招收的新生355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70%左右:第三是我第一次赴福州招收高中毕业生48人;第四是外聘教师最多,有来自省林业厅计财处的专职财务干部,有来自基层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干部,来校任教外聘教师达10多人。
可惜,文化大革命运动波及林校,1966年7月开始学校停课,师生外出串联。1967年下半年师生返校复课。1968年上半年,林思明、陈新丁、黄光华等老师带领林业327、林业328两个班的76位同学先后赴顺昌、龙海、东山、南靖、同安、惠安等地林场,深入工区,向工人学习。通过参观考察林业生产,广泛召开老工人、技术员、校友座谈会,征求教改意见。基层林业单位普通反映林校学生最受欢迎,一是安心基层工作,同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怕苦不怕累,到工区、住工棚、吃竹筒饭、打梆腿是基本功,上山勘测或劳动更是家常便饭;二是肯学习会钻研,有不少同学写有技术专著;三是服从分配,党叫干啥就干啥。在中等技术学校纷纷撤销的时候,他们希望林校继续办下去,更多地培养学生分配到基层。1968年在闽侯白沙林场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期间,大家利用休息时间座谈讨论,提出林校林业专业教学改革的九条初步意见,想不到这份《福建林校林业6427、林业6428班教改实习队有关学校林业专业教学改革初步意见(讨论稿)》,竟然成为林校停办前林业专业毕业生留下的最后一份教改成果。
这次夫妻俩再次走进天麟山母校走走看看,真是青丝变白发,感慨万千,全是新建的楼房,校园更加美丽壮观。唯有天麟山头的森林郁郁葱葱是建校初期师生造林的成果,还有新校区唯一的一幢旧楼是老林校的实验楼,如今是天麟校史馆 。笔者既是母校的老校友,又是母校的老师,当年以母校为自豪,如今仍以天麟山母校为骄傲,更为升格为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而骄傲。
1961年5月,笔者在校办公室时被评为先进单位,办公室的庄希钟、王承松、陈新丁、林景全在校门口合影留念
1962年8月1日,笔者在办公楼留影
2015年10月9日,笔者和采运专业65届毕业50周年回母校参观天麟校园唯的一幢实验楼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