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团委
 学院首页 | 团委首页 | 团委机构 | 规章制度 | 团学动态 | 系部风采 | 团的知识 | 资料下载 
团学动态
更多>>
尚无内容。
系部风采
更多>>
团学动态
团委首页>>团学动态>>正文
茶洋窑——海丝遗珍茶洋窑,釉色万千映今朝
2025-09-24 20:10   图文来源:院学生社团管理部   (点击: )

海丝明珠茶洋窑

大气磅礴战胜鼓

闽地名砚凤喙砚

……

在跨越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延平孕育了众多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仪式性展演到具身性体验

从美学化追求到情感性共鸣

它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

与现代生活和谐共生

讲述着古老而又鲜活的故事

古韵今风|匠心独运传茶洋千古

作为福建民间窑场的璀璨明珠、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瓷脉,茶洋窑自北宋中期便点燃窑火,以“灰被天目”等珍品惊艳中外,更于2022年凭借“茶洋窑制作技艺”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千年瓷韵在当代得以延续。为进一步活化非遗资源、串联古今文化脉络,9月23日下午两点半我院特举办“非遗进校园”茶洋窑主题文化活动,与同学们共探瓷艺匠心,共赏千年窑火的当代新颜。

工坊内,传承人应德仁正端坐于陶轮前,双手在泥坯上自如游走。他的指尖布满薄茧,那是数十年与陶土对话的印记。

“选土要挑黏性足的,练泥得反复揉匀,拉坯时力道要‘柔中带刚’……”在应师傅的讲述里,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从采石、粉碎、淘洗、练泥,到拉坯、修坯、施釉、烧制,茶洋窑的技艺传承,是匠人用掌心温度焐热每一寸陶土的坚守。

非遗续章|窑火鼎盛注青春力量

在传承的底色上,茶洋窑正迎来青春的“泼墨”。信工楼旁,同学们围坐在拉坯机旁,开启了与陶土的“第一次对话”。

有人小心翼翼地将泥团置于轮盘,在陶轮的旋转中试探着双手的力度,尽管起初泥坯不是歪歪扭扭就是突然坍塌,但他们眼中的好奇与专注从未消散。当第一只略显粗糙的小茶盏在手中成型时,成就感与对传统工艺的敬畏感一同在心底升腾。

传统技艺在青春视角的解构与重塑中,有了更贴近当代生活的表达。这种“传承+创新”的模式,让茶洋窑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标本”。它走进了校园,成为美育课堂的实践基地;它融入了生活,让非遗手作成为年轻人表达个性的载体;它连接了世界,以现代设计语言向国际友人讲述中国非遗的当代故事。

窑火不息|在匠心与青春的交响中续写非遗传奇

茶洋窑的传承故事,本质上是一场文化的共鸣。当都市青年在陶轮前静下心来,感受泥土的呼吸、窑火的脉动时,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造物哲学——陶土取自自然,经匠人之手赋予形态,再由窑火成就灵魂,最终回归生活,滋养日常。这种共鸣正在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走进茶洋窑工坊,参与非遗体验;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关注茶洋窑的美学价值,将其融入现代设计;越来越多的文旅项目以茶洋窑为核心,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目的地……

八百年前,茶洋窑的瓷器随海丝商船远渡重洋,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八百年后,茶洋窑的传承故事在匠心与青春的交响中,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范例。它证明:真正的传统从不是守旧的桎梏,而是可以在创新中生长的文化根脉;真正的传承也从不是单一的复刻,而是代际之间关于文化记忆的共鸣与共创。如果你也想亲身体验这份共鸣,不妨来茶洋窑走一遭。在陶土的细腻触感里,在窑火的温暖余温中,在匠人与青年的对话间,你会发现:非遗的生命力,正藏在每一次亲手创作的欣喜里,每一代传承人坚守的执着里,以及每一个时代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回望里。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学校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金山路140号 (天麟校区)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海瑞路1号(江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