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向书本学习,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2024年12月17日,读书社围绕《大学生思想面对面》举办了一场精彩的读书分享。学员们共同探讨了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为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首先,艺术传媒系的陆羽佳同学深入探讨了书籍的价值,她认为这本书聚焦了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并提供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与解读。她特别提到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强调了在多元化的时代中,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灯塔,是精神的源泉。她认为,这本书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反思和成长的机会,帮助他们理解自己,面对挑战。

紧接着,来自智能制造系的林俊涛同学从思想与学习的挑战出发,分享了他对理想信念、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的理解。他强调了大学作为塑造人格和锤炼思想的地方的重要性,并提倡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林俊涛认为,这本书帮助了学生在多元化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交通工程系的余舒琪同学则深入探讨了书中关于学业压力、职业规划、人际关系等议题,并分享了她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看法。她认为教育应鼓励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余舒琪强调,这本书不仅为教育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面镜子,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面对挑战。

来自园林系吴衍博同学从启迪思想与引领成长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她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以及对科技浪潮的应对。她强调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并认为正确的价值观是行动的指南针。吴衍博认为,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思想指南,帮助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信息工程系的张乐彤同学关注了如何适应快节奏校园生活的问题,她分享了对忙碌与迷茫的观察,并强调了明确目标、加强自制力和脚踏实地的重要性。她认为,在快节奏的校园生活中,大学生需要明确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并脚踏实地地追求成长和成功。张乐彤的分享强调了这本书为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发。

来自经济管理系的林子滢同学从社会现象与思想观念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她对热点话题精准把握的认识,以及对国际形势与国家角色的深入解读。林子滢表示,她将在今后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并希望学校和社会能给予大学生更多关注和支持,共同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林学系的郑苏宁同学分享了她对书中关于社会公平正义、个人职业发展、网络文化影响以及道德与价值观坚守的深刻体会。她强调了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最后一位分享者是建筑工程系的范晓洁同学。她探讨了书中关于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思想挑战和热点问题,她强调了教育的多维作用,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她表示,她将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并希望学校和社会能给予大学生更多关注和支持,共同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随着读书分享会的帷幕缓缓落下,朱友城老师总结道,通过这次读书分享会,学员们不仅展示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也体现了《大学生思想面对面》这本书在引导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方面的重要价值。
学员代表的分享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交流,也为场下的每一位学员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发。通过本次分享会学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以《大学生思想面对面》中所倡导的精神为指引,努力成为那些心怀理想、坚守道德、积累文化、严守纪律的新时代大学生。
(初审/朱聪 复审/李佳 终审/陆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