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关于我们
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站首页部门概况师资队伍理论学习工作动态党的建设规章制度经典文献下载专区专升本思政课服务区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收看“本硕博一体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研讨会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会”

时间:[2022-11-14]  来源:点击: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推进二十大精神入教材、入课堂,2022年11月1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收看由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的“本硕博一体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研讨会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会”,聆听各位教授将二十大报告融入思政课课程的汇报。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林生主持开幕仪式,介绍莅临本次备课会议的各位来宾,欢迎各位教授的到来。

顾海良教授开展主旨报告,他围绕“提升高校思政课的‘道理’‘学理’和‘哲理’”这一主题,阐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键钥匙,同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是重大时代课题提出的基础。并论述了新时期三大历史课题与新时代三大历史课题的关系,指出总的时代课题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之后,颜晓峰、秦宣、杨凤城、王易、陈金龙、熊晓琳、彭庆红、燕连福八位教授先后进行主题发言。

颜晓峰教授围绕“深入理解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这一主题,指出这一战略布局是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是实现新时代你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战略布局、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实践展开的战略布局、是内在于二十大各项重大部署中的战略布局、是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规律和具有不可逆转大势的战略布局。

秦宣教授围绕“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阐释”这一主题,指出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要将其继续推进,必须加强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学理阐释: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的研究、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逻辑的研究、研究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加强对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现代化战略步骤研究、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各个阶段的战略举措、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研究、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研究、加强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五个重大原则的研究、加强二十大报告中诸多重要论断的直接思想来源研究、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研究、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前瞻性研究。

杨凤城教授围绕“深刻认识新时代的历史里程碑意义”这一主题,从改革开放的历程、从新中国70年的历程、从党发展百年的历程、从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个方面,深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伟大成就,指出其历史里程碑的意义。

王易教授立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围绕“坚持守正创新”这一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重要原则的体现、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当代发展、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飞跃的内在机理、是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

陈金龙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框架的建构”这一主题,从二十大为什么要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理论建构的方式、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这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熊晓琳教授围绕“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课的几点思考”这一主题,从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三个角度学习二十大精神,从政治要求、学理要求、教学要求三个层次对思政课教学提出要求。在阐述“原理”课在思政课课程体系中定位的基础上,指出从作为理论的融入、作为素材的融入、精神的涵养三个方面将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课。

彭庆红教授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建议”这一主题,从目标要求、重点内容、实施策略这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把握“五个重点”、“七个讲清楚”,让学生学深、学懂、学透,从而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燕连福教授围绕“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着力点”这一主题,从宇宙观这一角度,指出要坚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从世界观这一角度,指出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从社会观这一角度,指出要坚持“民为邦本”的社会观;从道德观这一角度,指出要坚持“厚德载物”的道德观。

最后郑传芳教授进行会议总结,他从日常教学、科研申报等方面总结了高校教师将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课程的路径和措施。

备课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收看的思政课教师都纷纷表示,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学深、学懂、学透,从而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活动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课程说课、评课活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