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提升“四史教育”课程授课质量,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团队育人合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走出“高耗低效”困境,6月2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实训四203教室开展教学研讨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先根以及全体教研室教师参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汪秀霞主持。

教研会议围绕四史教育集体备课、期末工作安排、下学期工作展望三个议程开展。会议伊始,杜彩银老师展示了“党史”专题的备课方案,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主线讲述了党史专题的过程设计、PPT以及重点、难点、细节处理等等,体现了思政教师用心用情传播爱党信念,坚守党员初心的高尚情操;接下来,郑恩莉老师围绕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好”展示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讲课方案、PPT、重点、难点,体现了她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角度,向学生展示社会主义50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美的魅力;之后,于蓓蓓老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大的梦想”讲述了新中国在探索中国道路上的种种努力与尝试,教学方法丰富多样、PPT层层递进、语言贴切接地气展示了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随后,教研室主任汪秀霞老师以“春天的故事”为导入讲述了改革开放的由来、历程、经验,用丰富的案例、视频、多样的教学活动、精美的PPT讲述了“改革开放史”的伟大历程,引领大家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接力,展现了“四史”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引导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


集体备课活动结束后,郭先根院长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是一个非常团结、肯干、积极向上的团队,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围绕爱党、爱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开展教学,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立足教材、以学生为主、认真研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思政课变得有温度、深度和力度。

会上还对学期期末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教师要严格把关,做好期末教学收尾工作;同时对下学期工作进行展望,希望新学期所有教师能与时俱进、因时而新、因势而进,及时跟进党的二十大开展好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