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林学系在寒假期间开展“追寻领袖足迹,赓续中华文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家乡政务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服务等方式开展实践活动。
优秀案例一、
实践人员:
林业技术2203班谢龙麒
实践时间:
2024年1月20日—1月27日
实践地点: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实践感悟:
追寻领袖足迹,赓续中华文脉。通过此次活动,我真正的融入到群众中去。地铁志愿者实践是一种对城市社会的参与和奉献,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其意义不仅在于给乘客带来温馨和便利,更在于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地铁文明秩序的建设。通过志愿者实践,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服务意识,提升社会参与度和凝聚力,使爱心和友善成为城市的标配。此次实践,不仅给我内心带来深刻的感动和满足,更为整个社会带来了一份美好和温暖。



优秀案例二、
实践人员:
林学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301魏志诚
实践时间:
2024年2月3日-2月10日
实践地点: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民广场
实践感悟:
这个假期,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参加了清扫人民广场的实践活动,深刻的让我体会到了公共场所的整洁对于社会整体的影响。看着广场上漫天飞舞的烟花纸屑,这是个人对于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失所引起。活动中,清扫着烟花纸屑和生活垃圾,并且向着周围民众宣传环境保护的绿色理念。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使个人责任心得到彰显,也从当志愿者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乐趣,但我深知,公益之路永无止境。只有持续付出,才能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加洁净、美好。



优秀案例三、
实践人员:
林业技术2202邱羽昕
实践时间:
1月12日-2月22日
实践地点:长泰区
实践感悟:
为积极响应共青团的号召在这个寒假期间,我返乡后参加了长泰团区委开展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二十天的社会实践中,我努力做到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在社会服务层面,我在长泰区团委实践的二十天时间里帮助负责人整理相关材料,录入信息并且积极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在实地调研方面,我实地调研了重点企业、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等情况,用脚步丈量闽山闽水。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体会到应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




优秀案例四、
实践人员:
林业技术2305林秋燕
实践时间:
2024年2月1日-2024年2月8日
实践地点: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诗山镇诗山公园、诗山街道、南安凤山寺
实践感悟:
实践是认识的,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在实践中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这个寒假我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并在社会实践中检验了自我,更加了解了我们闽南的春节习俗,以及我们地区的凤山文化。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收获不少。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也就不同。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当代青年身上肩负的重大使命,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用青春奉献家乡,让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涯中绽放鲜艳的色彩!
(图/林学系学子 文/林学系宣传部王清云 初审/黄世佳 复审/马艳红 终审/傅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