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简介
中心动态
思想引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宪法法治思想
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课程案例
教学资源
相关政策
他山之石
思想引领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引领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精神
> 正文
图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
作者: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0-04-01
浏览:次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意义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社会的发展,有赖于文明的推动;一个个人的进步,需要文化的哺育。值此中华民族正在奋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程之际,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上正式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和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要求、具体措施以及组织领导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引起了全党、全社会的巨大反响和共鸣,乃至在海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深刻的社会原因以及重大意义。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过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重大意义
第二章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神州百年,沧海横流。近代已降,中华民族历经屈辱,而又涅槃重生。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当代中国,将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的“根本”、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是什么?那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正因如此,我们才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并将之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面。简单地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就是要使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越来越富强,政治建设上越来越民主,文化建设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建设上越来越和谐。这一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鼓舞士气、凝聚共识、激发活力的价值目标。
·
第一节 富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价值目标
·
第二节 民主:社会主义始终高扬的旗帜
·
第三节 文明: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
第四节 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三章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的价值取向,是立足社会集体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既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又承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促进和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社会活力;有助于培育现代公民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第一节 自由: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
·
第二节 平等: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公正: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
第四节 法治: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
第四章 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缺少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健康社会风尚的形成就无从谈起;没有个体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社会风气的净化便是空中楼阁;不改善普通中国人的情操修养,全民族精神气质的升华也会遥遥无期。共性需要表现为个性,普遍需要具体到个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缺失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向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要求。
·
第一节 爱国:民族精神的核心
·
第二节 敬业:职业道德的灵魂
·
第三节 诚信:公民道德的基石
·
第四节 友善: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第五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途径
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矛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尊重规律、勇于创新、探索实现路径。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总结近年来的经验基础上,全面阐释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和路径,为推进下一步工作做出了部署。
·
第一节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
第二节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
第四节 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
第五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
上一篇:
雷锋精神
校内连接
学院
林学系
建筑工程系
园林系
交通工程系
艺术传媒系
经济管理系
信息工程系
智能制造系
校外连接
福建省教育厅
新华思政
友情链接:
福建省教育厅
新华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