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访问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经济管理系开展“向海图强 闽海扬帆:探索福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④

作者:胡斌 初审:吴静 复审:黄玲 终审:陈剑勇     文章来源:      点击次数:2025-07-04      更新时间:2025-07-04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福建的实践探索,深刻领悟福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的理论知识,引导青年学生代表切实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经济管理系福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观察团于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奔赴福州市、厦门市两地开展主题为“向海图强 闽海扬帆:探索福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暑期社会实践,旨在深入探究福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力求为推动两者融合发展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第一站厦门市五缘湾帆船港

7 月 3 日上午,经济管理系福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观察团前往五缘湾帆船港参观。踏入港区,“智慧码头” 建设成果直观呈现,运营系统高效运转,人脸识别技术让实名制出海便捷又安全,这一数字技术应用场景,让我们切实感受到科技赋能海洋经济管理的力量,高效管理与优质游客体验兼具,也为海洋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鲜活技术实践范例。而在海洋产业融合维度,帆船港积极举办多元活动,推动游艇产业与体育、文旅产业交织联动。此次参观,让我们对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有了具象且深刻的认知,期待未来探索更多融合可能 。

同时,在五缘湾旁的厦门海洋公园内还活跃着经济管理系“林小羽”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高举“守护碧海蓝天,践行绿色使命”的旗帜,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清洁垃圾志愿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响应,更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既体现了新时代青年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担当,也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社会实践的生动诠释。

第二站 翔安澳头村史馆

7 月 3 日下午,经济管理系福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观察团前往翔安区澳头村参观。踏入澳头村史馆的瞬间,历史的厚重感与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扑面而来。那静静陈列的宋代瓷片,是古渡码头岁月的见证,指尖仿佛能触摸到昔日海港的繁华盛景。看到古厝变身艺术客栈与文旅基地的鲜活案例,我们既惊叹于传统海边村落的新生,也意识到海洋文化与文旅产业融合的无限潜力。这种创新发展模式,不仅为古老的海洋文化注入新活力,更为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点亮明灯。


第三站厦门翔安华侨馆

7月3日下午,经济管理系福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观察团走进厦门翔安华侨馆,探访百年侨宅“我素庐”。这座百年乔宅是1934年由新加坡华侨蒋骥甫归国建造的宅邸,承载着闽南华侨奋斗史与家国情怀。如今,“我素庐”积极融入数字经济与海洋文化。通过VR、全息投影等技术,让尘封的华侨历史“活”起来;线上数字展馆打破时空界限,方便全球华人云端“回家”。馆内还陈列海洋主题展品,结合AR展示海洋经济知识。同时,这里为周边大中小学生参与数字化运营,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产学研基地;也为助力翔安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让老侨宅焕发新生机。


第四站翔安澳头古渡码头

7月3日下午,经济管理系福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观察团前往翔安澳头古渡码头。这座始建于宋朝的古渡,自古便是各类商船、渔船往来贸易的重要枢纽,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盛景。如今,澳头古渡在新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深度融合海洋与数字经济元素。当地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将古渡的历史风貌进行三维建模,游客通过手机APP即可沉浸式感受昔日千帆竞发的贸易场景;同时,依托古渡周边各类资源,打造数字文旅项目,通过AR导览讲述海洋贸易故事,实现历史文化传承与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

在经济管理系福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观察团通过实地走访五缘湾、澳头村等地,感受智慧港口的科技赋能、体验古渡码头的数字孪生魅力,天麟学子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推动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为闽北地区乡村振兴、绿色经济等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探索更多可能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金山路140号 (天麟校区)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海瑞路1号(江南校区) 

邮编:353000 联系电话:05998846312 059988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