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纪委办公室
网站首页|工作职责|工作动态|党支部动态|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廉政文化|信访举报|通知公告|警钟长鸣
2023年度十大反腐热词 01-05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陶冶... 05-23
八德:中华文化的基因 04-15
良好家风乃领导干部廉洁... 04-15
2016正风反腐新期待 01-12
更多>> 
请输入要搜索信息的内容!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海瑞路1号

邮编:353000
电话:0599-8467241
Email:fjlzyjcs@126.com

 
廉政文化
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理应监督
2015-06-02 15:34     (点击: )

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理应监督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是应有之义、必然要求。但社会上仍有一些片面认识,有的认为“八小时以外”是个人时间、组织无权干涉,有的认为“八小时以外”只要不出大问题、小节上无关紧要,有的认为“八小时以外”的监督根本难以做到。这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在部分党员干部中很有“市场”。但细究起来,貌似振振有词,实则经不起推敲。

“八小时以外”,并不意味着领导干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党纪严于国法,共产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身份的公民,既然举手宣誓入了党,就必须牺牲作为普通公民的一部分权利。在工作时间以外,法律允许普通公民做的事情,但纪律不允许的,党员干部就绝对不能去做。尤其是当前,我们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前沿,必须全面执行党的各项纪律和规矩,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让党的纪律在八小时内外都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很多时候,对于领导干部廉洁的考验,恰恰是在工作时间以外。领导干部掌握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八小时以外”并不意味着权力及其影响的自动休眠,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会对周围群众和社会风气产生影响。领导干部的“八小时以外”,隐蔽性强、流动性大,监督不到位更容易出问题。很多领导干部就是在这个时段被打开缺口。近年来通报曝光的一些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行为,大都发生在“八小时以外”,教训极其深刻。如果“八小时以外”在作风方面被打开缺口,往往会蔓延到“八小时之内”,由“破纪”变成“破法”,造成更大危害。对工作时间以外的监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客观地讲,工作时间以外确实不好监管,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监管难度大、薄弱环节多。但是难度再大,也要舍得花时间、投精力去管。要把“八小时以外”监管工作纳入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对只抓“八小时之内”、不管“八小时以外”,导致问题滋生蔓延的有关单位和领导,严肃进行问责。要形成监督合力,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构建无处不在的监督网。

要创新监督方式,重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现在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的监督之下。端午节前夕,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手机客户端开通“反‘四风’一键通”举报窗口,鼓励群众监督举报党员干部端午节期间违纪违规现象,对发现的“四风”问题,用户只需拿起手机,拍照、上传、发送,即可完成举报。这一方式使得监督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将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党内监督很好地结合起来,实属“八小时以外”监督的创新之举。

要加强日常监督。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员干部婚丧嫁娶、生病住院、生日寿辰、调动升迁、外出考察等关键节点、特殊时段的监督检查,有时可以在党内民主生活会上,让领导干部讲一讲节假日是怎么过的,婚丧嫁娶等事宜是怎么办的,有无新的重要情况。要善于打听东家长、西家短,对有信访举报的党员干部,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要及时约谈,或让其写个材料说明情况,做到关口前移。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要进行抽查,把组织日常掌握的问题与个人报告结合起来,相互印证,看是否如实进行了报告,有没有欺瞒组织的问题。做到红红脸、出出汗,扯扯袖子、咬咬耳朵,通过多种方式把监督工作抓早抓小、抓细抓实。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要把监督看作是对自己最大的爱护,把自觉接受监督当做最好的自我保护,既要习惯在“八小时之内”监督下工作,又要适应在“八小时以外”监督下生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八小时内外一个样。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提供)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监察室
学校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金山路140号 (天麟校区)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海瑞路1号(江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