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省建设 | 十八年的坚持!福建近海首次记录到“神话之鸟”繁殖全过程

作者: 时间:2022-10-31 点击数:


福建省观鸟协会传来喜讯,该协会今年夏天记录到全球极度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在福建近海无居民岛繁殖全过程,这在福建历史上尚属首次!

 

中华凤头燕鸥(来源:福建省观鸟协会)

中华凤头燕鸥

原名黑嘴端凤头燕鸥,目前全球数量仅为150只左右,因其稀少神秘而被称为“神话之鸟”。从1937年在青岛最后一次被记录,到2000年在马祖被记录到之前,60余年间这一物种杳无音信,普遍被认为已经灭绝。而其繁殖地在无居民海岛,保护难度极大。

 

 

缘起:十八年坚持

2004年,福建省的观鸟爱好者在长乐闽江河口湿地记录到2只中华凤头燕鸥。此后,福建省观鸟协会的志愿者们开启了福建沿海海岛中华凤头燕鸥寻觅之旅,至今已持续18年。

在风浪中颠簸,绕过丛生的暗礁,在海浪拍击的礁石上登岛,在或湿滑或炽热或陡峭的岩石上攀爬,晕船、呕吐、暴晒、中暑……每次出海,都是对志愿者们体力与脑力的双重考验。志愿者们一次又一次满怀希望出发,一次又一次无功而返,一年又一年再度启程。

 

志愿者上四姆屿(来源:福建省观鸟协会)

 

转机:四姆屿奇缘

2008年7月,福建省观鸟协会会员与台北市野鸟学会会员,相继在闽江河口湿地和马祖,记录到一只下喙被塑料管套住的中华凤头燕鸥。从此,两岸开展了长达14年的保护合作行动。

2018年9月,当志愿者们乘船即将离开四姆屿时,两只中华凤头燕鸥突然出现在视线中,它们在海岛上空不断盘旋,也让志愿者们抓住机会用相机留下它们的靓影。

 

2018年9月志愿者上四姆屿时发现的中华凤头燕鸥(来源:福建省观鸟协会)

终于在福建的海岛首次记录到中华凤头燕鸥,两岸专家均兴奋不已。在福建省林业局的指导下,在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质兰基金会的支持下,福建省观鸟协会成立了专项保育小组,针对该岛群及周边可能区域,持续开展了4年的无居民海岛调查和种群保护、恢复等保育行动。

招引:海岛装修工

保育小组采取最为谨慎的保育行动计划,以减少对繁殖期鸟类的干扰,视实际情况而定是否在次年采取生境修复或招引措施。

2019年全年监测来看,中华凤头燕鸥和大凤头燕鸥都有来四姆屿,但没有繁殖行为,志愿者们计划于次年在岛上进行燕鸥社会化招引。

所谓社会化招引就是在岛上预先放置一些凤头燕鸥的模型,春季寻找繁殖地的凤头燕鸥经过的时候,会以为有一些先头部队已经落在这个岛上了,便会跟着降落到岛上来繁殖。

然而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保育小组的工作计划,错过了生境修复的时间窗口。2021年春天,志愿者们做了更充分的准备,但是依然没有中华凤头燕鸥在此繁殖。

2022年,保育小组延续之前的方式,在岛上开展除草、灭鼠、铺设砂砾地面、布放假鸟等工作,并对假鸟模型和声音设备做了优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5月底开始陆续吸引到7只中华凤头燕鸥。

守望:艰险育雏期

福建省观鸟协会的五位资深“鸟人”,成为监测四姆屿上鸟类动态的值日生。每到轮值日,他们总是不分白天黑夜地观看岛上的图像,截下视频或照片,并认真书写监测日记。

经过近一个月的等待孵化,当7月3日值日生们第一眼看到中华凤头燕鸥宝宝时,大家欣喜若狂,为它起名“华宝”。值日生们发现,“华宝”在成长过程中,身边常有四只成年中华凤头燕鸥陪伴呵护,便将之戏称为“四大护法”。

 

“华宝”与“护法”(来源:福建省观鸟协会)

育雏的日子充满艰辛和危险。游隼是燕鸥们最大的敌人,吃素的海狸鼠也会来捣乱。除此之外,还有无法预知的“坏蛋”会打乱鸥爸鸥妈们的育雏计划。

展望:设立保护区

中华凤头燕鸥在四姆屿的招引成功,昭示着福建在拯救这一极度濒危鸟种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接下来,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将和地方政府逐步推进保护小区的设立。而福建省观鸟协会也将尝试在福建沿海选择其他岛屿开展同样的工作,为中华凤头燕鸥的种群继续扩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章来自:学习强国      作者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Copyright©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名师工作平台